農業農村部:逐步建立生豬價格保險機制,調動地方發展生豬養殖的積極性
時間:2023-08-28
農業農村部表示,2021年,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原銀保監會等5部門出臺《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》,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擴大生豬收入保險,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,降低經營風險。由于價格保險開辦時間較短,各方意見存在分歧,試點中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。下一步,金融監管總局將總結現有試點經驗,研究完善價格參數采集體系和采集標準,逐步建立生豬價格保險機制。在養殖大戶獎補政策方面,農業農村部表示,2023年,中央財政繼續安排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,用于引導支持地方促進生豬生產規?;?、產業化發展,提升生豬穩產保供能力。資金按照一般性轉移支付預算管理。關于對養殖大戶給予補貼,根據《生豬(牛羊)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管理辦法》,獎勵資金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年度支持內容,統籌確定資金支持方式。鼓勵采取股權投資、建立產業基金等市場化方式進行支持,也可采取貸款貼息、財政補助、以獎代補等支持方式。下一步,財政部將結合地方對有關資金使用情況,適時研究完善資金支持政策,進一步調動地方發展生豬養殖的積極性。養豬保險的推動需要相關保險公司、政府機構和養豬戶/企業積極參與,共同制動相應政策。1、政府合作:政府可以與保險公司合作,共同制定養豬保險政策,并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補貼,以鼓勵保險公司涉足養豬保險領域。2、數據支持: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合作與養殖場或相關機構建立數據合作關系,共享關于養豬產業的數據,以便更準確地評估風險和制定保險方案。3、風險評估和管理: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專業的風險評估和管理體系,幫助養殖戶識別、評估和管理養豬風險,從而制定更具體化和針對性的保險政策。4、保費優惠:為了吸引更多的養殖戶購買保險,保險公司在初始階段提供一定的保費優惠或補貼,以降低養殖戶的經濟負擔。通常,養豬保險政策的目的是為養殖戶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,以應對因豬只生病、死亡或其他意外情況導致的損失。養豬保險政策通常涵蓋以下方面:(1)疾病保險:保障豬只患上特定疾病時的醫療費用和喪失。(2)死亡保險:保障豬只因疾病、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死亡時的損失。(3)損失保險:保障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其他意外損失,如火災、自然災害等。